空港融慧园欢迎您!

空港融慧园 是怎么招商的 环境怎么样 能通燃气吗?

时间: 2025-07-11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把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打造成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相继发布,“五个新城”成为上海“十四五”时期发展重点。CBRE世邦魏理仕近日发布专文回顾上海新城建设七十年历程,文章指出新一轮“五个新城”建设是对传统新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传承和创新,必将为上海城市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影响。

风雨七十年,上海郊区新城的发展演进之路

新城,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城市建设伊始。上海的郊区新城建设随着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经历了从“卫星城”到“新城”的发展历程,并逐渐成为了上海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的主要构成层级之一,在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1949年的上海市都市计划中,即提出在城市的非建成区新设11个新计划区,形成了“新城”的雏形。1986年版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中心城-卫星城-小城镇-农村集镇”的四级城镇体系;1999年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年)》明确了以中心城区和郊区的11个新城作为“多核”,带动上海大都市区发展。2006年,上海“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1966”城镇体系规划,“1个中心城+9个新城”作为规划建设的重点。此后历经“十二五”、“十三五”和最新《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的持续优化调整,随着宝山区和闵行区被纳入中心城区,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城桥地区定位调整为以核心镇为引领的特色发展地区,作为郊区城市副中心的松江、嘉定、青浦、奉贤、南汇“五个新城”逐渐明确。今年以来,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于“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五个新城规划建设工作,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上海新城历经七十年的发展,其功能定位及现实作用也始终处于演进更新之中。早期的新城实质上是上海郊区的“卫星城”,主要承接中心区向外转移的工业及过剩人口。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新城逐渐成为了上海大都市区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双向缓冲节点”,一方面疏解了中心城区的部分功能和人口,另一方面也截留了流入上海的部分外来人口,基本上实现了“新城”应有的职能。